總而言之,車輛或設施都必須經由特殊的外部改造,才有可能在EMP的攻擊後,維持電子裝備正常運作。因此當敵人想要進攻陸地縱深不足的島嶼國家時,只要在一定高度的空間上引爆輕型核彈,或是直接對防禦設施所在地區丟擲電磁脈衝波炸彈,就足以癱瘓或破壞島國的防禦機制。

EMP,電磁脈衝波

(圖:EMP電磁脈衝攻擊與石墨炸彈不同,後者摧毀發電相關設施,電磁脈衝則全面性破壞或干擾電子裝置。)

即使島國守軍在遭受EMP攻擊後,迅速搶修通訊與雷達設施,但是最快依然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。而攻擊方正是利用這一個小時的空檔入侵;不但進行大規模的空襲與空降作戰,兩棲部隊更趁著在脈衝波剛結束時,利用高速登陸艦(例如歐洲野牛這種氣墊登陸艦)

野牛式氣墊船,軍武大觀

(圖: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艦,一次可再運三輛主力戰車或八輛裝甲運兵車。)


突破島國的傳統武力防禦,直取首都或主要軍事指揮中心,瓦解島國的反抗士氣,就可以提前結束戰爭,大幅度降低入侵部隊的傷亡。要達到這樣的成果,除了癱瘓島國第一線的作戰單外之外,還必須摧毀第二線預備部隊。反過來說島國防衛部隊在電戰系統遭到癱瘓時,平常就必須準備一支部隊,能夠撐過EMP的攻擊。並在敵軍隨後的入侵作戰時,對敵人的空襲與登陸戰進行反擊。例如能改變偵搜雷達的主力戰機,能夠抵禦EMP的戰鬥直昇機(007黃金眼中的歐洲虎式直昇機便是一例)或裝甲車輛等等,都能對攻擊方的空軍或海軍陸戰隊施以反擊。

 

軍事相關,軍武大觀,自走砲

(圖:德國的PzH-2000自走砲,據稱足以防護EMP攻擊。它可能是經歷電磁脈衝波衝擊後,還能持續行動的軍事車輛之一。)

不過,一旦交戰雙方都使用了電磁脈衝武器,結果就會導致交戰區域經常受到EMP的影響,此時攻守雙方有可能暫時都無法使用高科技武器,對決時自然又回歸到基本戰鬥與兵力上的對決(此刻單兵武器與傳統火砲的優劣,有關鍵性的影響。)。倘若守軍太過依賴高科技的精密武器,一旦指揮調度、情報蒐集都遭到癱瘓,先不論士氣所受到的衝擊,守軍所能發揮的有效殺傷力道瞬間打折(我不敢指望傳統火砲的支援,因為他們極有可能在第二波攻勢中,就被攻方的精準打擊所殲滅!)。在這種狀況下即使島國守軍有玉石俱焚的準備,否則是諸葛亮顯靈,也很難對來犯的軍隊造成重創。

碉堡,軍事相關,防禦工事

(圖:部署岸防砲的碉堡。在EMP攻擊後一般人工操作的火砲,將扮演守方重要的火力支援角色。只不過,一旦攻方有精準炸彈時,它們恐怕也支撐不了多久。)


大家想向一下,遭遇EMP摧毀指揮通訊系統時,島國守軍會在何種狀況下打保衛戰?二戰硫磺島戰役時,原先的日本守軍還妄想與美軍,決戰於灘頭之上。日本新任司令栗林忠道中將深知美軍的海空實力,才改變了島上的防衛方針。他將日軍的防禦工事深入地底山中,所有重武裝都深入要塞並修建良好的掩蔽,才能在往後的硫磺島戰役中重創美國海軍陸戰隊。這段歷史可做為借鏡,只不過他們當時還沒有遇到高科技的精準打擊,也沒有面臨敵軍攻入自家門前的狀況。

二戰歷史,硫磺島戰役

(圖:讓攻守雙方都死傷慘重的硫磺島戰役。當時死守島上的日軍火力,涵蓋島上每一吋土地。讓登陸的美軍陸戰隊,付出極大代價後才成功奪下此島。)

現在的島國保衛戰,一旦對上述的脈衝波炸彈沒有任何因應對策,最好別輕易發動戰爭,否則光讓你沒電沒雷達,指揮中斷又無法掌控戰場的情況下,戰爭的結果絕對令人樂觀不起來。


END

(相關文章)

全國的電子儀器被癱瘓時,要如何保衛我們的島國? (上)

強國製造『裏海怪物』來襲!島國人民剉咧等!

銅牆鐵壁,強國撞壁?!反坦克大亂鬥(上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軍事武器 軍武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賽倫.休 的頭像
    賽倫.休

    賽倫.休的網路小說

    賽倫.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